李梅樹李梅樹,1902 年出生,台北三峽 鎮人。自小喜歡美術和音樂,年少時適逢鎮上重修祖師廟,他被修廟畫師熟練的技巧所吸引,加上喜歡閱讀三國、水滸等通俗小說並隨興鉤畫故事中的人物,因而嚮往成為一位畫家。   李梅樹讀了兩年農產實業科與國語學校師範部,後任教於瑞芳公學校,利用課 餘時間和石川欽一郎習畫,當得知黃土水的雕刻入選「帝展」,更促使李梅樹學畫的決心。1928 年赴日習畫,考入東京美術學校,受教於藤島武二等名師門下。學成返國,除了從事繪畫工作,1934 年也與楊三郎等人創組「台陽美術協會」。光復後歷任三峽農會理事、台北縣議員等職務,1964 年任教於文化大學美術系與國立藝租屋網專美術系,直至退休。   在李梅樹的繪畫生涯中,雖然抽出部分時間從事政治、經濟的工作,但他終生堅持自己的目標,不論外界的反應是什麼,始終畫自己的畫。重建清水祖師廟時也是盡心盡力,舉凡這座廟的設計、考證到監工、用料都親自規劃,耗盡心思、不計個人的奉獻。這是李梅樹將生活和藝術的美相結合,繁榮地方並引領民眾去親身體驗的一件社會功德。   李梅樹的畫風細膩,其風格轉變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,但其中一致可見的是他的努力與真情。不論其對人物或風景的描述,均見全然的投入。這也是他留給人們深刻懷想的藝術家生命的本質呈現。 李梅樹(1902年3月13日-1983年2月6日)是一位台灣著名美術室內裝潢家、畫家、教授、議員,出生於桃園廳三角湧(今新北市三峽區),1947年曾主導重修三峽祖師廟,對其建築與設計頗下苦心,祖師廟因而名譟一時,甚至被譽為「民間藝術殿堂」[1]。現於三峽有紀念李樹梅的李梅樹紀念館。 李梅樹是在三峽經營糧行的商人李金印的次子[2]:12,其上有一個比他大上十七歲的哥哥劉清港[註 1],是當地少見的西醫醫生[2]:14,開設「保和醫院」[3]。年少時李梅樹即對三峽祖師廟裡的雕刻與彩繪很有興趣[2]:14,並能用毛筆畫出精緻的工筆人物[2]:16。而在就讀三角湧公學校期間,李梅樹從其日本老師遠山岩那裡開始接觸了西洋繪畫[2]:12,而之後公學校畢業後,他升學就讀台灣公學實業科農酒店兼職業課程[3],後來又進入了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[註 2]就讀[3]。 在就讀師範時期,李梅樹與廖繼春一樣仍然持續繪畫[2]:22,並曾在17歲時(1919年)領導發起全校美展[3],而1920年黃土水以〈山地牧童〉入選「帝國美術展覽會」(簡稱為「帝展」),成為第一位入選帝展的臺灣美術家之事,令包括李梅樹在內對藝術有興趣的青年起了相當大的影響[2]:20。20歲(1922年)畢業後,李梅樹雖然想前往日本研讀藝術,但遭到父親的反對,後來李梅樹選擇去瑞芳公學校教書,並與林粒女士成親[2]:22。 而在1924年時,李梅樹加入了臺北師範學校囑託石川欽一郎所開的「暑期美術講習會」,繼續在美術上精進[2]:28,並結識了倪蔣房屋出租懷、陳植棋、李石樵、陳澄波等有志於美術的同伴[2]:29。後來這些同伴陸續走出自己的路,例如廖繼春便前往日本東京美術學校讀書,而陳澄波則成為帝展西畫部第一位入選的臺灣人[2]:32。後來李梅樹也在1927年以〈靜物〉一畫入選了由石川欽一郎、鹽月桃甫、鄉原古統與木下靜涯等人努力之下舉辦的第一屆臺灣美術展覽會[註 3](簡稱「台展」),而隔年第二屆又以〈三峽後街〉再次入選[2]:32。這使得家人不得不正視其在繪畫上的努力與才華,而其大哥劉清港更是力排眾議,願意贊助他弟弟所有的學習費用[2]:32,於是在1928年11月27日李梅樹與陳澄波一同便搭船前往日本求學[3]。 抵達日本之後,李梅樹先是進入了川室內裝潢瑞畫學校、新宿同舟舍與本鄉繪畫研習所勤練素描,以準備東京美術學校的入學考試[2]:38,最後他得以在1929年3月一試便進入該校就讀[2]:42[3]。進入該校的西畫科後,李梅樹便受到長原孝太郎[註 4]、小林萬吾[註 5]與岡田三郎助[註 6]的教導,後來在陳植棋的介紹下,李梅樹又在校外進了吉村芳松門下[3]。而除此之外,陳植棋也希望李梅樹能加入由留日同學所組成的畫會赤島社[2]:42,而李梅樹則在1930年加入該社[3]。然而就在該年5月[3],支持著他的兄長突然去世,為此李梅樹遂趕回臺灣奔喪,並休學了一學期[2]:42。而同年12月,臺灣雕刻家黃土水去世,李梅樹前去參與其火化儀式[3]。 1934年李梅樹完成了他的室內設計學業,回臺後被任命為三峽庄的協議員,並在該年11月與畫友廖繼春、楊三郎、陳澄波、顏水龍、李石樵、陳清汾與立石鐵臣等七人,創立「臺陽美術協會」[3]。此時期的李梅樹因為在臺展中三次獲得特選而得到「免審查」的資格,後來在日本官辦展覽中亦入選,而其作品如〈三峽後街〉、〈切番薯之女〉、〈黃昏時〉、〈花與女〉等,多以軟紅色系來處理在燈光或其他類似燈光下的東方女性[2]:50。而在畫完〈花與女〉後,由於戰爭吃緊,李梅樹沒有機會再參加日本官辦展覽[2]:50。 二次大戰後,1945年時的李梅樹成為了三峽街的代理街長[3],期間他組織了治安維持會,設置公安隊來維持治安[2]:66。後來該年年底李梅樹太平洋房屋卸任後,他又被民眾推任為新改制的三峽鎮鎮民代表會主席[2]:66,1947年又被推舉為三峽祖師廟的重建主持人[3]。而為了重建該廟,李梅樹便請來了名匠陳應彬與他的徒弟[2]:66。據說原本工匠們並不信任學西畫的李梅樹,因此對於他的意見並不理會,直到李梅樹自己修改了一做他覺得不滿意的石獅後,工匠們才信任他的能力[2]:68。而當時李梅樹也為廟裡的浮雕設計草稿,由於其自身要求甚嚴,所以稿子經過多次修改[2]:68。1949年,李梅樹又被民眾推舉為三峽農會的理事長[3],在兩年裡便使農會轉虧為盈,因此得到了臺灣省政府農林廳表揚為全省第一的模範農會[2]:82。此外自1950年起,李梅樹還連任了三屆臺北縣議員景觀設計,此後才從政治界淡出[2]:82。 淡出政治界之後,李梅樹曾經擔任中國文化學院研究所、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美術科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的教授[3],同時也繼續處理畫會的事務[2]。1978年,李梅樹因過度勞累而在家人勸說下前往日本日光地區休養,在那裡畫下了許多以楓林為主題的畫作[2]。但到了五年後的2月6日,李梅樹因慢性阻塞性肺炎而在臺大醫院逝世,安葬於三峽[3]。 畫風 李樹梅的作品風格依時間分早、中、晚期 : 早期(1924年-1948)是指李梅樹在日治時期的創作,此時期被稱為「外光派時期」(日本將印象派翻譯成外光派),此時作品以自然客觀的寫實手法,描繪台灣的風土民情,而此期代表作有租辦公室〈切蕃薯之女〉、〈編物〉、〈小憩之女〉等[3]。 中期為二戰後至1977年生病住院前的創作,稱為「台灣本土時期」,不再師法西方畫作,回到最真實的視覺經驗,主題多為台灣民間人物,除此之外,此時期畫作也從人物群像轉變成傳記式的肖像作品[3]。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有〈露臺〉、〈春風〉等[3]。 後期即為他出院後到過世前的創作,稱為「回歸自然時期」,不再刻意經營構圖與主題,常以大自然風景入畫,強調光與彩的調和,而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有〈太魯閣(三)〉、〈清溪浣衣〉等畫[3]。


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



分享

Facebook
Plurk
YAHOO!
借貸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x39jxisp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