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移動版編輯船
  在我國,人們向來有給孩子起小名的習慣,尤其是在農村,比如“鐵蛋”、“臭妮”之類的,這是為什麼呢?
  其實,有關起小名的習俗,在秦漢時期就有記錄了。過去,生產力比較落後,人們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和醫療水平都較差,孩子夭折的事情經常發生。因此人們普遍認為,孩子要想平安順利地長大,就得起一個賤名,好養活。據說孩子的名越難聽,那些不吉利的東西會越厭棄、遠離這個孩子,不會來找麻煩。孩子自然就會避免災禍,一生平安健康。
  通常,人們會借用身邊的飛禽走獸、花鳥魚蟲的名字來稱呼自家的小孩,據說這樣不僅好記而且不易被鬼怪識別。而且,人們認為“鐵蛋”、“牛娃”之類的名字更是象徵著健康和活力。
  總之,起小名是大人保護孩子,祝願孩子健康成長的一種美好願望。如今,給孩子起賤名的習俗已經越來越少了。更多的是為了親昵和順口。有的父母感覺直呼孩子大名顯得過於正式,不足以表達濃濃的親情,於是就搞個昵稱在內部使用。大多數直接用最後一個字的疊音,如佳佳、東東、萌萌等。還有的乾脆怎麼親昵肉麻怎麼來,稱自己的孩子為乖乖、肉肉、寶貝兒……反正是小名,沒有任何約束嘛,您說呢?
  古人及近代、現代名人的小名,還多以俚俗醜賤為原則,上起王孫公子、勛戚貴胄、下至平民百姓,莫不如此,這與從正面體現社會秩序、家族地位和生活理想的典雅好聽的“大名”迥然不同,由此構成中國姓名文化中乳名類的一個共同特色。
  鄭莊公,小名“寤生”。(生時難產,一說武薑在睡眠中生下)
  晉成公,小名“黑臀”。
  齊桓公,小名“小白”。
  晉文公,小名“重耳”。
  孔子,名“丘”。( 出生頭頂內凹(圩頂),有似阿丘)
  孟子,名軻。(《說文》:“軻,接軸車也。”)
  孔丘的兒子,小名“鯉”。(因魯昭公送鯉魚賀喜)
  劉邦呂太后,名呂雉。(雉,野雞也。)
  漢武帝 小名彘。(彘,豬也。)
  西漢司馬相如,小名“犬子”。
  魏武帝曹操, 乳名“阿瞞”。
  蜀漢後主劉禪,乳名名“阿斗”。
  晉代富翁石崇,小名“齊奴”。
  晉代書法家王獻之,小名“官奴”,
  東晉書法家王詢,小名“阿苽(gū)”。(苽,別名茭白)
  東晉詩人謝靈運,小名叫“客兒”。(先寄養在外人家,後歸籍)
  晉代詩書畫家顧愷之,小名“虎頭”,
  南朝陳後主陳叔寶,小名“黃奴”。
  《後漢書》作者範曄,小名“磚兒”。
  隋煬帝楊廣,小名“阿嬤”。
  唐高祖李淵的祖父,名“大野虎”。(北周給李淵祖上賜姓“大野”)
  宋代包拯,乳名“三黑”。
  宋代王安石,小名“獾郎”、“獾兒”。
  南宋宰相文天祥,叫“雲孫”。
 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,小名“啜里只”。
  成吉思汗,叫“鐵木真”,(蒙古語“鐵頭”“鐵蛋”之意)。
  明太祖朱元璋,小名“重八”。
  明代航海家鄭和,小名“三保”。
  如今取小名的六種方法
  1、隨大名而來的小名。
  2、聯想式起名法為小孩起小名。
  3、隨意性起名法。
  4、按孩子出生時間、地點、特征起名。
  5、按期望式小孩起小名。
  6、以父母喜愛的小動物或植物為孩子起小名。
  (原標題:關於取乳名 你不知道的事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x39jxisp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